• 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剧 傲慢与偏见1995

    傲慢与偏见1995

    评分:
    0.0很差

    分类:海外剧英国1995

    主演:科林·费尔斯,詹妮弗·艾莉,戴维·鲍姆伯,苏珊娜·哈克,茱莉亚·莎华拉,艾莉森·斯戴曼,本杰明·惠特罗,克里斯平 伯汉姆-卡特,露西·布莱尔斯,波丽·麦伯利,乔安娜·大卫,蒂姆·怀尔顿,露西·斯科特,艾德里安·鲁基斯,安娜·钱斯勒,露茜·罗宾森,芭芭拉·雷吉-亨特,鲁珀特·范西塔特,大卫·巴克·琼斯,艾米莉娅·福克斯 

    导演:西蒙·兰顿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已完结+特别篇

      星光之城

    • 更新至01集

      迷失的男孩和皇后

    • 全06集

      美丽破坏者第二季

    • 一天(剧版)

    • 已完结

      月之暗面第二季

    • 月印 月之命运

    • 已完结

      月之暗面第一季

     剧照

    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2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3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4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5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6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6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7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8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9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曾多次被改编的电影,本片为英国BBC公司1995年出品。  18世纪英国乡间班纳特家有五个女儿,班纳特太太整天焦躁不已,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女儿们一个个嫁出去。一日年青富家子宾利先生搬进城内的消息传来,令班纳特太太兴奋不已,希望大女儿简能获取宾利先生青睐。舞会上宾利果然看上了最漂亮的大小姐。而宾利的老友达西(柯林·菲尔斯 Colin Firth 饰)却天性傲慢,直言难与平民交往,更不屑与老二伊丽莎白跳舞(詹妮弗·艾莉 Jennifer Ehle 饰)。可不久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达西虽然欣赏伊丽莎白,却无法忍受她母亲及妹妹们粗俗无礼的举止,劝说宾利放弃娶简。宾格来和简因为误会,关系危在旦夕,伊丽莎白也因为这件事迁怒于达西。最终班纳特能否顺利嫁出五个女儿,宾格来与简、达西与伊丽莎白会不会从迷失中走来,缔...

     长篇影评

     1 ) 夏洛特你怎么选?

    科林斯出场。班纳特一家又多了一枚傻逼。傻逼通常都是双刃剑,既恶心人,也娱人。舞会上的一幕很不错,小小的共时蒙太奇,班纳特全家除了父亲、大女儿和二女儿,连同这个新来的科林斯先生一道,简直就是傻逼VIP俱乐部。玛丽以为用书本武装自己就能脱离繁琐的生活,其结果无非是把自己变得更迂腐可笑。这种讽喻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殊途同归的桥段——读书与读书是不同的。换成大白话,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学问,读了一辈子书,依然是傻逼。

    伊丽莎白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求婚,这一幕真是精彩极了。我不认识任何一个不喜欢简奥斯汀的人,文字珍珠一样在她笔下跃动,嘈嘈切切错杂弹,银瓶乍破水浆迸……好吧我又穿越了。尤其在电视剧里字正腔圆的对白,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您的菜齐了。

    《傲慢与偏见》这一部,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班纳特先生。他的生活被傻逼亲人们紧紧包裹,他只能用一种调侃式的不妥协来度过每一天。一度我以为他不过是个难得糊涂的老头子,这一点儿也不稀奇,刻薄+和稀泥罢了。直到伊丽莎白拒绝科林斯求婚的时候,他坚决地站在女儿这一边,以及结尾他与伊丽莎白说的那段话,令我对他刮目相看。不是每个人到老都能活得明白,很多人反而只学会了文过饰非,越来越糊涂,或索性犬儒,没有热爱。班纳特先生的可贵,在于作为一个男人,他承认自己当初贪一时美色娶错了老婆,以致整个后半生过着煎熬生活,简直是傻逼透顶;作为一个父亲,他清清楚楚了解每个女儿的心性,客观而默默。即使以最苛刻的标准,他依然无法放弃对伊丽莎白这个女儿的偏爱,他很明白她的好。这种自知和知人,实在让人喜欢。

    对父母我们不能要求得太多,这与对伴侣不同。班纳特先生的睿智来得有些晚,不然也不至于娶了这样一个老婆,但这是男人年轻时常犯的错误,只不过他碰见的女人恰巧更美也更粗俗,而他本人又太过聪明了。

    我没见过几个父母对子女有很客观的评价的,要么太高,要么太低。尤其涉及到择偶的时候,更是千奇百怪。有些朋友,我觉得以其性情、智商、人品、长相、才华,都值得上很优秀的伴侣,但父母却自卑得恨不能到处求人娶走自己的女儿;另一些父母就正相反,把宝贝儿子捧在手心儿里,以为丫又帅又聪明俨然明日之星大罗金仙再世,连公主都配不上丫。而那男的在我眼里不过一截卷了刃的锈铁。

    夏洛特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奥斯汀在她身上着墨不多,但她足以代表大多数——形貌平平,家产平平,年纪不小了,有女人特有的聪明或曰精明。这是usual的女青年们最usual的现实生活。这样的女孩子扔在人堆儿里不会让人想看第二眼,但也不至于看一眼就倒胃口;男人不会非她不娶,但如果考虑到结婚,也想不出有什么特别致命的淘汰她的理由。

    电视剧的处理,是班纳特全家都在为伊丽莎白拒绝了科林斯的求婚而鸡飞狗跳的节骨眼儿上,夏洛特正好来访。得知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她起初很镇定,因为这在她的意料之中;而后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这个处理也算精彩。

    然而没有人真的喜欢看什么大多数,因为照照镜子就OK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大龄女青年嫁了一个神职人员(就跟现在的普通公务员差不离儿),他们会继承遗产,过着毫不例外的平凡生活——这就是人们看到的。谁去理会夏洛特其实蛮聪明,其实有过挣扎和铺垫?谁去理会科林斯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酸腐的傻逼?没人理会。大家都觉得这组合不错,某种意义上说,夏洛特还占了便宜。毋庸置疑,夏洛特本人也一定这么觉得,至少她权衡之后,觉得自己和娘家都不吃亏,才会采取行动。

    奥斯汀多厉害啊。有什么比一个美丽的、冰雪聪明的、灵气袭人的穷人家的女孩儿适时嫁给了一个英俊正直深情的富二代更令人想看到呢?何况他们居然还碰巧彼此相爱。这种设置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里都是不朽的主题。每个女孩儿都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哪怕嫁不出去,也是奥斯汀那种“老娘压根儿不想嫁”,绝不跟夏洛特一个阵营。

    其实别人的成功故事并不能证明你的类似案例就一定有善终。可年轻姑娘还是爱看happy ending,不止年轻姑娘,每个人都爱看。只不过年轻姑娘的情感带入更直接,而别人可以把感情的成功物化成涨工资涨股票在单位扬眉吐气等等等等。成人的大团圆故事是更复杂的神话,王子跟公主过上了幸福生活。

    以班纳特太太的资质,除了年轻的时挺漂亮外,几乎一无是处,能嫁给这样一个丈夫,真是要烧高香。可惜她不这么想。她终其一生也不真的了解自己的丈夫,或者她压根就没想了解。否则她不会以为把伊丽莎白嫁给科林斯是明智之举。婚姻中的两个人好像水桶理论,假如一方level过低,纵使另一方是圣人,也实在美好不起来,因为相伴一生的过程中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法独善其身,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苏格拉底那样的人物也被后世永远调侃娶了个母老虎,听过其惧内段子的人绝对比好好读他传记的人多。苏格拉底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但活得大概也挺憋屈。

    伊丽莎白在舞会上看见母亲和妹妹们的举止,简直懊恼得要昏厥过去。是的,你的亲人几乎全是傻逼,可你有什么办法?达西先生的可爱,在于把伊丽莎白从中分离出来,他知道她的不同,这爱情可真够伟大的。要知道,即使在今天,也没有几个男人能做到这一点,何况我国的婚姻关系里结婚就是两个大家庭的融合,人际关系从来一团乱麻。如果你凑巧有一班傻逼亲戚,那可真够你老公/老婆受的,多浓厚的爱意也得被打磨一番。该说些什么呢?自求多福吧。

    达西、宾利不常有,即使突然从天而降,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姑娘都在排队,也绝保证不了会砸向自己。而科林斯这种稳定职业行为木讷带着隐而不发的精明算计实则资质平庸却自以为是的男人满大街都是。夏洛特们该怎么办?她和她们多半都做出了现实之选,看起来也活得不赖。


    (已发平媒,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她写给那些倔强不放弃浪漫理想的孩子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这是《傲慢与偏见》的第一句。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高一,十四岁。那个时候害怕情书,害怕被追逐。拒绝男生的托辞都是,我怕会影响学习。现在想来,真是哈哈大笑。而那个时候,我的同桌已经开始在男孩堆里游刃有余地想着怎么折腾他们。我是个晚熟的孩子,我后来才发现。
     
    在《傲慢与偏见》之前,我看过《简爱》和《呼啸山庄》。后两本似乎更像大家之作,但我连一半都看不下去。但我真的很庆幸,我既不喜欢简爱也不喜欢呼啸。《傲慢与偏见》适合一个简单倔强又不放弃浪漫理想的孩子。我是。
     
    伊丽莎白简直就是我希望将来长大以后成为的人,尽管她从来都不是最漂亮的那个。
    伊丽莎白的四个姐妹,简是个花瓶,但是她愿意热忱相信,这成就了她最终的美好结局。玛丽和基蒂,花蝴蝶,热衷交际和舞场。还有一个女儿,是个书呆子,惟一的乐趣就是卖弄学问以及表现高雅。这四个人,代表四种不同女人的人生观和婚姻观,当然,至今依然可以对号入座。
    而她那个势利聒噪地母亲,很显然,那是个喜剧角色。
     
    关于伊丽莎白。十年了,我还是依然记得那段描写以及那个镜头。
    伊丽莎白在泥泞里徒步很久,为了去看生病的姐姐,沾满泥巴的靴子在进门的时候,遭到了贵夫人们的耻笑。她们刻意地对达西说,你看到了吗,她那个样子多狼狈,简直太可笑了。
    可是,达西说:她当时的脸庞红红的,真漂亮。噢……他真是最无与伦比的达西先生。
     
    伊丽莎白与达西。
    这是两个棋逢对手的人之间的爱情,没有惊险没有浪漫也没有更多的耳鬓厮磨。他们互相观察着,互相揣测着,互相让步着,最终牵手。她以足够的定力和坚持改变了他,他默默无声的欣赏与付出打动了她。
    但是最难得的是,这所有所有的一切进退,不是刻意为之的手段,也不是兵法的操练。他们的背景是一段优美的旋律,我更愿意将他们看做两个舞者。进退,克制,旋转,对望,妖娆,优雅。
     
    简·奥斯汀对伊丽莎白这个人物倾注了非常多的热情。我始终觉得,她就是她,那也是她的爱情梦想。在那个年代,她幻想着一种自主的美丽并且优雅的爱情,而她将之诉诸笔端。我对她怀有无比虔诚地感激。
     
    如果我不是伊丽莎白,我也不要成为那四个中的任何一个。 倔强真的是我性格产业最大的支柱。我爱伊丽莎白,十年不变,并且还将继续。

     3 ) 达西,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伊丽莎白吗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简•奥斯汀

        首先需要普及一下18世纪末的背景,这也是介绍简•奥斯汀的任何一部作品时都必然会提到的,就是那时的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少女们,不管如何高贵美丽、见识不凡、聪明伶俐,若是不能从父母亲戚那里继承一笔巨额遗产自保,就不得不选择婚姻自卫,以避免自己在父母死后落得孑然一身,穷困潦倒。显而易见的,她们并不像我们需要面对学业、工作、社会等等方面的繁杂琐事,生活必然远远不如我们这般充实紧凑,至少我看到书中描写的生活,就是没完没了的宴会、舞会、交际,连男士也不过是打猎、钓鱼,然后又是宴会、舞会、交际,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否有正式工作,因为提到他们的财产来源时,也必然是从XX处继承了一笔价值多少多少英磅的遗产,每月的利息多少多少;或是祖上传下了一座多大多好的庄园,风景如何优美,装潢如何华丽。放在现在,人们绝不会劈头就问:“你爸妈能给你留下多少钱?你家房子多少坪的?”而是关切地问道:“在哪儿工作?做什么工作?读哪所大学?学习怎么样?”然后下来再偷偷打听。
        我阅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08年出版的《傲慢与偏见》,说实话,这版给我的感觉是文采平平,没有期望中的那般出彩,很多本应非常出彩的段落都一带而过,连人物也没有印象中的可爱,这个问题,在后面与9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比较中会再度说明。
        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里面没几个“完人”,不是猥琐愚蠢就是高傲尖酸,要么就是固执狂妄、虚伪放荡、浅薄无知、懒散自私,总之,任何一个人物拉出来,都被毫不留情的批驳一番,连男女主角都未能避免,达西最初傲慢到有些可笑,而伊丽莎白过于分明的爱憎喜好,对事物先入为主的判断也难免随意,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贵妇还是绅士,都难逃简•奥斯汀不遗余力的挖苦讽刺,显得绝非高贵而是滑稽。不过这大概是那时写作的风气,只要数一数同时代的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几乎是把所有人都放在了哈哈镜面前;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看来传教士实在是不怎么受作家待见;梅里美的《卡门》——歌剧传唱不朽,翻译成中文的那一句“你要是爱上了我,你就自已找晦气;我要是爱上了你,你就死在我手里”实在是骇人听闻,不过里面真是没一个好东西。比较之下,大概就是伊丽莎白的舅舅舅母嘉丁纳夫妇、达西表兄弟费茨威廉上校、伊丽莎白的姐姐瑾尚可逃过一劫,不过头两个大概是因为实在是没必要连跑龙套的都一起骂,最后一个则像是一尊古希腊雕塑。相较我国更早时期的鸿篇巨著《红楼梦》,那人物性格一个个复杂的如同八面玲珑镜,《傲慢与偏见》里的人物简单的如同漫画一样了。
        里面的主要几对夫妇差不多就构成了所有主要人员:伊丽莎白的父母班纳特夫妇、威卡夫妇、宾利夫妇、科林斯夫妇,当然,还有达西夫妇。
        首先说班纳特夫妇,班纳特夫人坚持不懈的给自己女儿找婆家简直成了拉动影片发展的动力,而在夫人如此辛苦卖力的同时,班纳特先生却是一副悠然自得事不关己的模样,并且在夫人狂热的时候不失时机的泼两杯冷水。班纳特夫人俨然成为了黄脸婆的最差代言人,浅薄无知惹人讨厌的最佳女性形象代表,她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一旦丈夫去世就被赶出房子的景象也着实可怕,不过她兜售女儿的方式极其不高明,简直就像是路边卖杂货的小贩,还整一高音喇叭喊着:“全场10元!清仓大处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面对这样的丈母娘,还有宾利、达西和威卡三位翩翩绅士义无反顾的赴汤蹈火,也就是小说才能这样了。有这样的老婆作陪衬,班纳特先生自然显得要聪明理智的多,他性喜幽默,博览群书,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书房里一个人静静的待着,好避开聒噪的夫人和女儿,二女儿伊丽莎白是他唯一可以交流的对象。然而我们就不明白了,既然他这样睿智理性,怎么当初会选择了这样的夫人呢,我们能想到这一点,简•奥斯汀自然也想到了,于是在书中有一段介绍评论,说是班纳特先生年轻的时候贪恋青春美貌,一时糊涂娶了班纳特夫人,婚后班纳特夫人全速向死鱼眼珠迈进,而班纳特先生经过岁月洗礼和几十年如一日关在小书房的自学成才,终于成功的与老婆拉开了思想上的差距。而且班纳特先生也不是全无缺点,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作为,明明深知老婆女儿今后的境遇,但除了攒点小钱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明知老婆行为乖张,小女儿生性放肆,也不加以约束管教,导致酿成大祸,还得女婿来摆平;对大女儿二女儿的婚事,一律不闻不问,直到男方来提亲了才顺便点一点头。总之,班纳特先生道理一大堆,可是影响范围也就限于那间小书房了,连老婆都不在控制范围内,可算是绝对的理论派;而班纳特夫人,虽然思想境界不高,但是行动力超一流,目的性极强,为了达到最终目的——把所有女儿嫁出去,可谓是不择手段。而且虽然时时喊着神经衰弱,但抗打击能力超强,真正如冯巩说的:“虽然嘴上喊着:‘我可怎么活啊’,其实压根没往心里去!”这对夫妇凑在一起的效果是很欢喜的,简•奥斯汀有一句话说:班纳特先生晚年最大的消遣,就是拿自己的老婆开心,而这对夫妇最终的结局也是相当不错的:女儿都嫁出去了,班纳特夫人的心愿了了,班纳特先生也得以安静。
        再来说第二对夫妇:威卡夫妇。威卡作为本书里唯一一个被简•奥斯汀承认的反面角色,塑造的相当的脸谱化,可以说,威卡就是达西的反面,达西的阴影,绝对的不达西的代表,原话是说:威卡把所有优点都放在表面,而达西把所有优点都藏在里面。而利迪娅,则是班纳特夫人的青春版,甚至比班纳特夫人还要青出于蓝。两个人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两人的结合,则是潘金莲遇上了西门庆;两人的婚姻,简直就是反面教材,如果说班纳特夫妇晚年还有点消遣娱乐可供享受,这一对,则是让人感觉毫无希望。
        说了威卡夫妇,不得不说说科林斯夫妇,这一对夫妇则是绝对的利益交换,男方急不可耐的需要一个老婆成家,而女方迫不及待的想找一个饭碗,两人一拍即合,放在现在,是很好的商业合作对象。如果说班纳特夫人是浅薄无知惹人讨厌的女性形象代表,那么科林斯牧师则是浅薄无知惹人讨厌的男性形象代言人了,尤其是对德包尔夫人病入膏肓的偶像崇拜,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对伊丽莎白的求婚中,面对伊丽莎白的严词拒绝,还要一厢情愿的想成是淑女的欲拒还迎,这般良好的心态,实在是让人自愧弗如。不过插句题外话,现实中还真不缺这样的人。而科林斯夫人,从伊丽莎白和她交情匪浅一点上,可见她至少不是个愚蠢的人,应该说她是个过于现实的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过起七十几岁的生活,她或许想的是:反正迟早都是要走到这一步的,与其经受中间那么多反复折磨,不如一步到位。其实科林斯夫人的出场虽然不多,说话不能说一定正确,但都是有道理的,她坦白告诉伊丽莎白自己不是个罗曼蒂克的人,要的就是温饱富足;她明确指出伊丽莎白为了威卡而得罪达西是不明智的;她把自己的家布置的井井有条,并且巧妙的支开科林斯牧师,她没有伊丽莎白漂亮,但远比伊丽莎白现实,其实想想,若是科林斯夫人没有伊丽莎白漂亮,而又和伊丽莎白一样的好幻想,追求精神上的契合,那么估计她的下场还不如现在。科林斯夫妇虽然不能算讨人喜欢,但由于两个都是极其现实的人,而且很能向现实委曲求全,估计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至于两人自己觉得是否幸福,那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再是宾利夫妇,这一对夫妇模范的令人泪流满面,标准的郎才女貌,男的体贴女的温顺,而且两个人的性格深层面都未能挖掘出来,而是停留在了对他们的第一好印象上。然而就像班纳特先生说的:你们性格很相近,你们遇事都肯迁就,结果会弄得样样事都拿不定主张;你们都那么好讲话,结果会弄得个个佣人都欺负你;你们都那么慷慨,到头来一定会入不敷出。不过宾利夫妇还有最后一招:呼叫达西夫妇,瑾可以召唤她颇有主见的妹妹,而宾利先生估计不用召唤,达西就会凭着自己的判断不容拒绝的给他安排好了。
        最后终于轮到达西夫妇了,其实看原著中的达西和伊丽莎白没有我印象中的讨人喜爱。达西最初那一套自以为是的心理活动实在是让人很无语,仿佛他给任何女性一点青睐就天恩浩荡了,当然,像他那样一个英俊有才多金的富二代,确实也是有资本傲慢的。他对伊丽莎白的第一次表白堪称失败的典范,估计任何一个女子听到“虽然我俩门第不配,虽然这门婚事将遭到我所有至亲的反对,虽然这也违背了我做人的原则,但是我的理智已经无法战胜的我的感情,请你嫁给我,好解除我的痛苦”这样的表白,就算对方是达西,也很难沾沾自喜,否则不免让人怀疑她是过于愚蠢还是动机不纯,而达西竟然觉得这样的表白毫无不当之处,认为自己不过是毫不隐瞒的说出事实而已,这样的情商实在让人无语,试想,如果伊丽莎白这样回答他:“虽然我极其讨厌你的傲慢,虽然我对你并无好感,虽然这违背了我处事的准则,但是乞丐是没有资格选择的,我的感情无法胜过我的理智,我只好答应嫁给你。”这也是毫无隐瞒的事实,不知达西能不能坦然接受。对伊丽莎白,书中总是不断的强调她的顽皮和活泼,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也未免使她显得有些轻率,伊丽莎白天真单纯,好恶分明,对事物充满热情。其实以伊丽莎白的性格,她更容易被那些开朗阳光,待人热情的青年所吸引,书中她曾经对威卡和费茨威廉上校产生好感,两人便都是这种类型。至于达西,虽然书中不断的强调她对达西是多么的不在乎,甚至因为威卡的诬陷一度极其讨厌达西,但是我始终觉得,伊丽莎白虽说不至于对达西动心,但也不至于忽视他或者讨厌他。女性真正对待自己讨厌的人时,是连话都懒得说一句的,连见都不想见到的,具体情形可以参加伊丽莎白对待科林斯先生的态度;而对待自己毫不上心的人,才不会记得他在某年某月说过哪句话,或是在哪里哪里有过怎样的表现,更不用提伊丽莎白曾经数度与达西近似辩论的斗嘴,还有心揣度达西的心思,想了解达西真正的性格。尽管达西的傲慢令得伊丽莎白十分恼火或是不屑,但不可否认达西的与众不同,在举止言谈上表现出的鹤立鸡群,光是这些就足以吸引好奇心探索心十足的伊丽莎白了。书中有一个有趣的转折点,就是在达西告白后,伊丽莎白看到了达西拥有的潘巴利庄园,大为震惊,感叹道:“我差点成为了这里的女主人!”而在后来,当姐姐问起伊丽莎白在何时对达西先生动心时,伊丽莎白曾俏皮的说:“或许是从看到他家的房子开始。”看,即使在18世纪,有套花园别墅都能起着如此关键的作用。当班纳特夫人吹嘘达西有万磅家财时,伊丽莎白不以为然,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仅仅代表着钱财;然而潘巴利不一样,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绝不会是枯燥乏味的,美丽的风景和别致的家居,处处都体现着这里的主人有着一颗热爱生活、品味高雅的心,再加上管家奶奶的极力赞颂,足以让伊丽莎白扭转她对达西的印象了。书中并没有描写达西的转变从何开始,或是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我们只看到当伊丽莎白痛斥达西后,再度见到达西时,他已经彻底扭转了自己往日傲慢的态度,转而变得彬彬有礼,斯文可亲,虽然不能像威卡或是费茨威廉上校一样对伊丽莎白大献殷勤,然而已经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了最大的努力,和以往被动的站在墙角偷望伊丽莎白的行为相比,主动结交伊丽莎白的舅舅舅母,主动介绍伊丽莎白与自己的妹妹认识,主动拜访伊丽莎白,主动邀请伊丽莎白作客,等等等等,总之,归根结底在于“主动”二字,较之前是默默暗恋伊丽莎白许久以后突然信心满满的登门告白,这次总算是放下了傲慢的架子,用普通人的方式思考了一次。当然,伊丽莎白很理解达西作出的努力,同样的行为,若是宾利如此做可能需要3分努力,威卡也许只要1分心思,而达西来做就是下了12分的决心,付出了10分的努力了,所以,结果是很理想的,其实想想也知道,凭借达西的学识、外表、身份、背景,只要他肯下定决心行动起来,估计没有女性会不为所动的。
        婚后的伊丽莎白和达西是否会幸福,这是个很难猜想的问题,尽管简•奥斯汀已经给我们大致描述了她理想中的婚后生活,但能否真如此实现,尚是未知数。达西仍然要忍受丈母娘的无知愚顽,忍受小姨子的古怪轻狂,忍受科林斯牧师的谄媚逢迎,他和自己最厌恶的威卡竟然结为姻亲,自然少不了一生都要为威卡收拾烂摊子;同样的,伊丽莎白也要忍受达西亲戚的各种非议,要忍受德包尔夫人的百般指责挑剔,要顾全自己家庭的同时偷偷补贴胡闹的妹妹,总之,如果这个婚姻真是幸福的话,那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
        这里顺便一提达西先生的爱慕者宾利小姐,这位小姐其实挺悲剧的,虽然书上说她傲慢、自私、冷漠,不过这大概是出身高贵者,家境显赫者的通病,这些缺点在达西身上也有。另一方面,宾利小姐也算是青春貌美、仪态万方,至于学识什么的,虽然不曾着力夸奖,既然达西能够容忍与她暧昧甚久,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她一直以自己是达西为数不多的红颜知己为荣,虽然自视甚高,对达西先生的坏脾气也颇能忍耐包容,只可惜先有伊丽莎白横刀夺爱,又有德包尔小姐指腹为婚,这位小姐本来觉得前方一片坦途,忽然就变得坎坷艰难,各种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之下,做出了最愚蠢的事情,就是在达西面前不断的诋毁伊丽莎白,方式还极其不高明,类似三姑六婆街头巷尾的飞短流长,所以,你看,不管多么出身高贵,教育良好的女子,一旦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做出的事情和普通的粗夯泼妇也没什么不同,反而使得自己的印象分大减。最后,宾利小姐还不得不继续和达西夫妇来往,装作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一样,昔日心高气傲的大小姐要作出如此姿态,也算是相当难为她了。
        好了,以上就是对书中各个人物的主要印象,但令我真正喜欢上《傲慢与偏见》的,却不是原著,而是95年由科林•费尔斯和詹妮弗•艾莉主演的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翻拍过多个电影版本,这一版绝不是最忠于原著的,也绝不是选角最接近原著的,甚至这一版演员也不是最美的,这一版服装看上去有点土气臃肿,这一版也没有05版那令人赞叹的经典长镜头,这一版的许多演员与原著形象相差甚远,远不及80版的选角严密,这一版各方面都颇多让人指摘之处,然而,正如《傲慢与偏见》中对达西欲扬先抑的手法,我之所以要举出这一版这么多缺点,反倒是为了要大大的褒扬它,因为科林•费尔斯和詹妮弗•艾莉在影片中的大放光彩,使得无论是伊丽莎白还是达西,都瞬间变得鲜活动人,除了18世纪特有的古典韵味以外,还比原著中的人物多了一份额外的人情味儿,比纸上的伊丽莎白和达西格外的讨人喜欢。所以,尽管这一版相当的不完美,但不能阻止我对它的推崇和喜爱,正如无论达西如何挑剔伊丽莎白,也不能阻止自己的爱慕增长一般。
        先说说伊丽莎白,原著中的伊丽莎白只是个活泼热情、灵活可爱的小姑娘而已,但詹妮弗•艾莉却以她本身的气质赋予了伊丽莎白独特的魅力。相信初看伊丽莎白的人都会觉得她五官平平,无甚出彩之处,真应了达西初见那句:“她长得还不算难看,但还不足以引诱我。”但当伊丽莎白一笑起来,眉眼顿时变得神采奕奕,令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亲近之感。以前看金庸描写美女,有一句话叫作“眼神甚美”,那时还不太明白,然而看了此版伊丽莎白,便顿时明白了一个眼神能有多大的魔力,也应了达西那句:“一双美目能带给人莫大的愉悦。”而在伊丽莎白对威卡、对费茨威廉上校、对达西的态度上,詹妮弗•艾莉也做的相当巧妙而有分寸,并不显得伊丽莎白处处留情,很显然的,对威卡和费茨威廉上校的感情都止步于欣赏。在相信威卡对达西的诋毁时,原著中的伊丽莎白表现的义愤填膺,对达西充满厌恶,若演员稍有不慎,可能就成了一个轻信流言的愤青,反而引得观众反感。而这版的伊丽莎白,即使相信了威卡的谎言,也没有立刻就对达西表现的横眉冷对怒目相向。重点看尼日斐庄园的舞会和在德包尔夫人家的作客两场戏,两人的神情十分微妙,达西是越来越情不自禁的试探靠近,而伊丽莎白则是相当有心机的退却观察,她对达西说出的每句话都带一点轻微的讽刺和挑战,逼得达西不得不自卫,然而在还击的同时也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给了伊丽莎白,然而面对达西的反击,伊丽莎白常常以微微一笑结束这场斗嘴,自始自终都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其实我看原著的时候,只觉得伊丽莎白的话可称是有点机灵,但远谈不上怎样的聪明不凡,但看电影的时候,伊丽莎白每问一句,那笑意中就仿佛带着别样的深意,让人不由得想到她还有很多深刻的想法隐藏在那双美目之后。应该说,詹妮弗•艾莉成就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也成就了詹妮弗•艾莉,我翻阅了她演过的其他电影,始终觉得在《傲慢与偏见》的形象是她一生的巅峰与顶点。
        再来说说我们可爱的达西先生,“达西先生”几乎已经成了科林•费尔斯的昵称,他在后来主演的另一部电影《BJ单身日记》中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达西,光凭这几点就可知他的“达西”形象如何的深入人心。出身于学者家庭,具有处女座的细致敏感,天生的绅士气质,科林•费尔斯本身就极其近似于原著的达西,然而原著中的达西之所以有种种犹疑彷徨,多半是因为傲慢的心理作祟,难以纡尊降贵的去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而科林•费尔斯的达西却多出一份内敛羞涩,他言语不多,大多时候审慎沉默,然而同伊丽莎白一样,他也是用眼神来表达自己,只是不同于伊丽莎白明眸善睐的多情,达西的眼神更单纯执着。比起电影中喋喋不休的台词,我更愿意看到达西沉默地守在一边,暗中注视着伊丽莎白的样子,他的眼神总是比他的言语能更好的表达自己,使人不由自主的产生怜爱之情。如果从忠于原著的角度来说的话,其实这版的达西并没有体现出多少的傲慢,他种种的内心挣扎不像是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倒更像是不善于表达而显出的不知所措。相比伊丽莎白时时含笑的眼神,达西的眼神中虽然少带笑意,但是更明显的体现出了他对伊丽莎白不同寻常的关注与倾心,而当他少有的出现慌乱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虽然表面上仍然一如既往的风平浪静,但是眼神的闪烁却使他内心的动摇一览无余,更加使人喜爱。若达西先生当真完美无缺,怕是很难让人欢喜起来的,正是这种种的局促迷茫,反而真实的可爱。在达西向伊丽莎白第一次表白时,原著中是说他带着一种万无一失的表情,口中却说着自己如何慌张着急,而在电影中,只看到达西像小孩子背书一样滔滔不绝的说出台词一样的告白,眼神却远不如话语那样流畅坚定,倒像是唯恐自己忘掉了下一句,而当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时,原著中的达西先生内心烦恼而故作镇静,电影中的达西却像是花了极大的功夫做好功课却没能得到表扬的孩子,显得既惊诧莫名又委屈不解,可以说,电影版的达西更能激起女性的同情怜悯之心,而不知不觉中就原谅他表白的傲慢与无礼。
        男女主角的成功可以说让这部电影成功了一半,另外,电影中还有一些对原著的改动,颇有锦上添花的妙用。电影中增加了伊丽莎白在花园与狗狗玩耍,被达西悄悄看在眼中的情节,这个情节很有意思,可以说是达西第一次对伊丽莎白流露出明显的爱意,而伊丽莎白在四下无人的花园中,看到一条摇着尾巴的小狗,将所谓的淑女仪态抛在一边,像个小男孩一样尽情的追逐玩乐,在此时,终于显出了一点与普通贵妇小姐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她不受压抑的乐观自然的天性,说是这一点真正吸引了达西也不为过。因为若是论外表,那么瑾是公认的相貌在伊丽莎白之上,若是论智力,相信达西也曾遇到过不少伶俐的女子,然而伊丽莎白是与众不同的,这样的伊丽莎白才让达西的另眼相看更具有说服力。影片中还增加了一部戏,就是当伊丽莎白严厉拒绝了达西后,第一次来到潘巴利庄园,首先是达西玩命的练剑,并且不断的自言自语道:“我不能失败,我不能。”这算是对达西突然转变提出的一种解释,由于原著中没能对达西遭受失败后的心理转变作详尽的描写,我们只好不停的猜测导致达西改变的原因,这里的达西倒有点愈挫愈勇百折不饶的态度,显然伊丽莎白的拒绝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和征服欲,或许他此时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扭转自己在伊丽莎白心目中的印象。还有一个改动,是伊丽莎白与达西在潘巴利偶遇之前,达西在池塘里游泳,伊丽莎白的舅舅舅母还曾调侃道:“是个好青年,可惜衣着随便了点。”其实看原著可知,达西鲜有衣衫不整的时候,而他给伊丽莎白的亲戚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衣着随便”,这是很有趣的反差。这里或许想借达西纵身投向池塘的一跳表明他改变自己的决心,不再如以前一样拘谨被动,而是顺从自己的心意,释放自己的感情,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达西初见伊丽莎白的那般局促不安,言语混乱,又匆匆离去,被人撞见自己的邋遢模样或许令他失去了往日的镇定,所以不得不逃也似的走开,重新整理衣衫后再向伊丽莎白展示一个崭新的、文质彬彬的达西。在达西第二次向伊丽莎白告白时,原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伊丽莎白的回答和之后两人的谈话,然而这是不容轻视的重头戏,这电影中,伊丽莎白说的是:“我的心思已与去年4月完全不同,事实上,恰恰相反。”含蓄的完成了这次两人心意相通的任务,然后达西开始唠唠叨叨的倾诉伊丽莎白当初的拒绝有多么的让他伤心,使得伊丽莎白不得不满含羞恼的笑道:“别再重复我当时的话了。”
        这部电影或许最让人诟病的是结局,以两对新人的婚礼作为结束,婚礼上牧师叨叨叨的讲道,最后两人登上车,KISS,结束。很多人觉得这个结局太俗套,完全破坏了前面的含蓄美。在此先透露一个八卦,那就是在拍摄此剧的同时,科林•费尔斯和詹妮弗•艾莉假戏真做,陷入情网。好,再提起另一部电影,冯导的经典作《大腕》,记得结局是怎样的吗,尤优和露西在泰勒的新作中出演情侣,一切情节可由尤优尽情发挥,拍摄结局的时候,制作人希望结局含蓄而富有深意,希望定格在两人的双目相接时,而泰勒问尤优想要什么样的结局时,尤优回答的相当直白:要拥抱,要KISS,要激情戏。弄得泰勒大为不解,然而他马上领悟了,问尤优:“你是不是爱上露西了?”尤优不答,于是泰勒大笑:“好吧,我同意你的结局,就这么拍。”
        简•奥斯汀一生只写了六部完整的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艾玛》、《劝导》,她42岁就去世,虽然写尽了各种各样的婚姻,自己却一生未婚,传说她曾经与一名青年互相爱慕,最终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分开,这个故事被后人进一步猜想完善,出现在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成为简•奥斯汀》中饰演简•奥斯汀恋人的男演员詹姆斯•麦卡沃伊曾在电影《赎罪》中与女演员凯拉•奈特利饰演分离的情侣,而凯拉•奈特利则在05年翻拍的《傲慢与偏见》中饰演新一代的伊丽莎白,小说中的伊丽莎白与现实中的恋人,两人在电影中穿越的重逢了。
        电影中的达西,科林•费尔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国王角色获得2011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而詹妮弗•艾莉在此片中饰演国王语言诊疗师的妻子,两人只有短短数秒交集。当年,她26岁,他35岁,他们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如今,她42岁,他51岁,他们是毫无联系的国王和国王诊疗师的妻子,英雄老矣,美人迟暮。16年过去,杨过都能在谷底和小龙女重逢,伊丽莎白和达西却未能将童话继续。当诊疗师把门打开,詹妮弗•艾莉转过头来,刹那间四目相对,詹妮弗•艾莉惊诧莫名,而科林•费尔斯依然彬彬有礼,他伸出手来,脸上并无笑意,说道:
    “It’s very nice to meet you。”

     4 ) 我也来随便唠两句

         再让我像喜欢奥斯汀那样喜欢上一个写字儿的,难了。这个出生在十八世纪末中产阶级家庭,没有见过太多世面,没有太多人生历练的女子数百年后仍然拥趸无数。她的作品读起来让人如沐春风如浴甘霖,而其间的幽默调侃看似绵里藏针,实则无比犀利。这些虽然看似没有大道理大智慧的轻言慢语有一种能让一个“好人”都能感到面孔发烧的洞察力,使人不禁联想作者到底是怎样一个奇异的女子。
        
        凭良心说我觉得《傲》并不是简最好的作品(我还是非常喜欢,谁让我是简“饭”),但却是流传最广读者最多也是翻拍最多的一部。劳伦斯奥利弗版虽然有精湛的表演和出彩的对白,但美国味过于浓重,全然没有原著中的恬淡和闲适,须知奥斯汀作品里的“英国味儿”对于我等“简饭”来说简直就像菜里的盐一样重要;新版至今无缘得见,也从来没有抱过太大的希望。所以,没错儿,这部BBC拍摄的六集连续剧在我心里是无法被超越的。

    演员

        有人说詹妮弗·艾莉是个气质比长相好,演技比气质又再高一筹的演员,我深以为然。不少人第一眼看到她多少会有点失望,但随着剧情深入不得不承认她是饰演伊丽莎白的最佳人选。用个老套的比喻:“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那双眼睛居然能够那样精准地传达出那许多的的狡黠、会意和聪敏。面对目空一切的达西、鄙薄虚荣的宾利姐妹、丑态百出的表哥科林斯时流露的嘲讪;达西向她求婚时流露出的困窘;和讽刺荒唐事儿的老爸相视而笑……把这部片看了若干遍我对着她连叹:天啊,连我都忍不住要爱上你!
        
        无疑柯林·菲斯饰演的达西迷到了无数女性,那股子从容淡定不怒自威,那股子世家子弟举手投足间优雅的优越感;甚至还有从自家小河里爬上来时,透湿的白衬衫贴着结实的上身,很能让人心跳加快。像这种堪称白马王子的标本形象无须多言。花痴如我,也是很吃这一套的。

        班内特家大姑娘简可能不算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倾向,身材太丰满五官也不够精致。但片子里一个简回头的镜头让我大悟:金黄浓密的秀发、大大的蓝眼睛、修长白晰的脖子、凝脂般的皮肤和娴静温柔的气质,活脱脱一个油画里走出来的古典美人。

        还有一个美人我无法忽略:达西小姐。她仿如一只怯生生的小鸟,让人不胜怜惜。在BBC电影《大卫·科波菲尔》里她演了小大卫的妈妈,被后夫兄妹俩虐待而死的那个。弱女子的角色其实太适合她了,任谁见了都会有伸出臂膀让她依偎的冲动。

        其他人没法一一啰嗦了。这部片的选角和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到。班内特先生很睿智,班内特太太和柯林斯很喜剧,威克姆虽然长得不算好看但德性像那么回事,夏洛特除了符合原著里精明的老姑娘形象还多了一种理性的气质美。

    人物

        简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题材又和自身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所以忍不住要想像聪慧可爱如伊丽莎白,简在这个人物中揉杂了自己性格的多大一部分。比如绝妙的幽默感,比如通彻的观察力,甚至比如每个年轻女孩都会因小虚荣而犯的小错误。虽然简出版了六部小说,虽然其中的一两部有更加成熟的思维、更加严谨的构想乃至更加另人回味悠长的语言,但我宁愿相信,《傲慢与偏见》是她尤为钟爱的一个孩子。

        英俊多金、外冷内热的达西先生固然倾倒女子无数,但如果是在选择终身伴侣,拜托,我现实点,我会要像班内特先生那样的。他敏锐洞察却难得糊涂,刻薄犀利却心存善意;腹有经伦,达观幽默;心胸阔,知进退。跟他过日子绝对闷不到哪里去,只要你还不至于无趣,这辈子就能过得比较快乐了。虽然看了很多遍,但每次放到他说的那句:“亲爱的班内特太太,凡事要往好处想,比如:你会死在我前面。”我都会笑喷一次。而那位整天板着扑克牌脸的达西先生,我,这个,罩不住。

        一个朋友和我同看这部片的时候说他喜欢夏洛特,她说夏洛特身上有一种理性的美。我说这女人不幸生错了时代,若是生在这年头肯定是位运筹帷幄的女强人。我并不是说她精于算计唯利是图,她是那种聪明清醒果断善于把握时机的人。看得出不乏追求者却终身未婚的简对于夏洛特的态度是批判的,可谁又能说她的选择对于她来说比起守在家里当老处女还要悲惨。在她即将跟柯林斯回亨斯福德前,让lizzy一定要去看她,这情节让我着实为她心疼了一把,纵然表面自若,但她内里也是惶惑不安的。其实选择柯林斯是要勇气的,我就绝对做不到。

    剧本改编
      
        电视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急不徐地展现原著精神,不用像电影一样一两个小时内交待清楚来龙去脉.(跑个题说至今我所看过的简作品的电影改编里,觉得最耐死的要数爱玛汤普森编的<理智与情感>,另外李安导得也很赞)本剧里虽然没有对原著作太大变动,但还是有一点改动,大概是更加适合镜头语言的表达。有些细节添置得非常巧妙,比如在彭伯利,当达西小姐弹琴时,宾利小姐为了让莉齐难堪,故意提起威克姆,达西小姐一惊,琴声骤停。就在知情不知情的人们一时无话气氛尴尬时,莉齐赶忙走过去给达西小姐翻谱子,还说对不起,我忘了给你翻谱子,你怎么可能弹得下去呢?这样一来,既抚慰了达西小姐的惊吓,又解决了达西对妹妹私事外传的担心,还巧妙地转移了那个宾利小姐无礼的话题,难怪达西要用那么感激又深情款款的眼神注视她了……

        最后,不足之处,我认为收尾有点太急了!!

     5 ) 这已足够

    《傲慢与偏见》的电视版里,父亲提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然后他自问自答,“生活就是你任由你的邻居们谈论你的八卦,然后你再去谈论你的邻居们的八卦。”有时博客也充当这样的功能让这样的生活可以继续下去。
    我的生活圈子里曾经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我有一个师姐,比我还大一岁,人非常非常地好,但长得不是太漂亮,父母虽然是老师,但并不是很殷实的家庭,这样的情况,她找到了一个老师,我也不知道谈了多长时间,总之也是开始谈婚论嫁了。原因也是双方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男方上门的时候,我师姐的父亲先说,你们互相认识的时间不长,是不是再继续了解?最后又加了一句,你看你们要不要买个房子再考虑结婚。这句话说出来了后,男方回去考虑了一晚,就提出了分手。
    整件事情都是我妈妈和我转述的,妈妈说,不知道怎么劝我师姐好。我听了半晌,最后却说,那男人其实不爱她,或者没那么想结婚,所以不在一起也好。但是说了,又觉得我这样说很傻,因为很多女人,并不是,或者无法从婚姻中得到爱情,但并不等于她们不渴望爱,也不等于她们排斥没有爱的婚姻,起码有人说话,起码生病有人照顾,起码吵吵闹闹以后,你和别人一样有一个家。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平等。
    女人存在着外表的差异,智慧的差异,性格有的活泼招人喜欢,但有的人却古板让人生厌,只是这并不是谁自己选择的。
    谁都希望自己漂亮聪明,谁都怕自己不讨人喜欢。
    蒲稍向我推荐《傲慢与偏见》,她博客上这样写:“请告诉我,是希腊语学得出色好还是跳舞出色好?”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在我们最后一次转身的时候再次低头问我,之后他就转身朝我旁边的一个女孩子献殷勤去了——莎拉•杜楠特在《维纳斯的诞生》里这样说。同是英国作家,虽然事隔几个世纪,但那味道大抵是一样的。
    我找不到她说的《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只找到了一个电视剧的版本,不过我想,不管这故事再怎么样的翻拍,仍然有一些味道是一样的。
    如同我想,我们都是一样自尊和自卑地长大,那些美丽的女人在背后妒忌另一些女人的智慧,那些智慧的女人妒忌没心眼的女人可以放得开,那些放得开的女人在妒忌能够在浮生之中轰轰隆隆走过热闹地让人注目到放不开眼睛的灿烂女人。如同我想,我们都是象孔雀一样,我们怕自己不够美丽,所以我们去读书,我们在自己身上挂一个又一个羽毛,我们尽力开屏,只是希望,找到最好的那一个去延续后代或者生存。
    我一直相信,那是我们的本能,它美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叫它是爱情,但是如果羽毛不够多,如果开屏那一天总是无法到来呢?
    我们是一群习惯故事的人,爱情的故事都分门别类,琼瑶为才华出众的古典美女点灯,白雪公主安慰了落难的豪门千金,贫穷的孤女都以为自己是灰姑娘,而伊丽莎白,也不过只是一位中产阶级的女儿。这些分类,都不会影响我们如果一个故事,就象我自己就蛮喜欢简爱的爱情,简爱的爱情方式。
    我不怀疑这故事的好看,看到电影封面的时候,我自己也蛮动心的,事实上她或者是作者眼中和千万读者眼中的最爱,但是,她也不完美。她的一切也不过只是来自于她的阶层,因为家里不算贫穷,所以她们都读过书,爱过良好的才艺教育,或者因为兴趣不同,她们可能会这个擅长钢琴而那个擅长刺绣,她们可能贴近下层农民,但没那么土气,她们也可能贴近上流人址,但没那么多拘束。
    很小的时候,好象看过关于简·奥斯丁的评语,意思是她的爱情观,其实是认定理性要多于感情的,一见钟情和浮夸的恋爱的兴奋都是不可取的,评论者还作出了大胆的评价:其实在伊丽莎白心中,真正让她喜欢或者有过真正恋爱过的感觉还是反面人物威卡。她只是选择了更“得体”的生活和爱情。伊丽莎白就是这样一个又理智又有感情的姑娘,十八岁的简·奥斯丁可能还没想过爱情和恋爱只凭运气,与女人是否完美无关。

    我的读书生涯,并没有那么喜欢过这本书。
    至于电视剧,我说不上是哪年的哪国的版本,如同那本书,平淡中见一些细微的波澜,所以能我让看完。衣服很精致,我喜欢里面的舞蹈和花哨的发式,还有大庄园的风景。这是没有电话的时代,看着传来传去的信件觉得新奇极了。
    伊丽莎白的演员漂亮了些,以至于原著中,形容她不到瑾的美丽的一半成了空,不过具有强烈审美哲学的电视剧是无论如何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运用一个不漂亮的女演员。
    在这样的演绎下,伊丽莎白是个很爱笑的姑娘,有时甚至是一种明了一切却只是不愿意说出口的笑意,似乎导演和演员认为她是一个很具洞察力的女人形象。而达西的演员却带着很多的拘谨,似乎编导认为他这样的人物,只所以表现得傲慢,是因为他很少喜欢这样的活动,他只是用比较强硬的态度来掩饰他的不自在。人物性格出现这些那些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女人最终还是成了纳西太太,庄园的女主人。
    不过在等到结局到来的时候,我确实被几个细节震动了一下。
    因为改编的原因,加入了一些对话,有一处是:伊丽莎白拒绝自己表哥柯林斯的求婚之后,柯林斯迅速与她的好友夏洛蒂订了婚。伊丽莎白可以说是很不能理解这样的感情,但是她的姐姐瑾说,“虽然你看不上柯林斯。但柯林斯并不是一个坏人。”
    说这句话的瑾并不是一个老好人,而是在说明最接近真理的东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反而越来越能接受这样的观点,虽然他经常举止不宜,但是他对一个女人的感情也许与另一个男人对同样的女人的感情并无差别,你可能不能喜欢他,接受他,但也不应该觉得他是没资格幸福的。同理也可证,故事里的大反派威卡。最后有一个镜头是关于他和丽帝亚的,威卡坐在床边,他的老婆得意洋洋地笑着,然后威卡也笑,回过头时,却露出了无奈的脸。这样一个举止轻浮的人,现在却有了一个婚姻将他牢牢地束缚住了,或者有人觉得这小女孩上当受骗,但也许,她在这场婚姻中,也刚好只是需要一个秀色可餐的男人?我当时才想,其实他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坏人,喜欢恭维女性,讨好女性,保护自己,其实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
    在看这样的片子,得到同样的感觉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我年幼的时候,说到父母嫌贫爱富的故事,最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姐妹易嫁,我们总以为长大了老了就一定意味着腐化与世俗,但在看这个片子里,只要母亲一出场,我就想笑,并无一丝不耐,反而觉得喜剧色彩很浓,应该说,前面的戏还真的是母亲的戏支撑起来的。大概是因为我现在是无法忽视了生命本能中的爱,我总在想女儿嫁给再有钱的人,父母能享受的却很少,父母走过的人生经历,无必是真的不尊重女儿的选择,而是可能真的有时女人的选择太过冲动,理想的爱情与现实的差别现在反而越来越早地被人意识到了吧。
    瑾的形象还是很让人舒服的,特别是上面我提到的台词,让她的形象很丰满,她或者不是锋芒毕露的,但是却不代表她真的没有理解力。当她的爱情终于修成成果时,她的父亲挽着她的手,“哦,我能想象你们的婚姻,仆人都不会听你们的话,因为你们的慷慨,你们会入不敷出。”当然这后面的词,母亲大人是不会愿意听到的,但是这不是正好说明,没有什么完美的人,每个人的婚姻都因为自己的个性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好美满的婚姻也不需要谁个性上的完美。我们的婚姻虽然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也许这足以让我们相信,当他选择你时,不是因为你的完美,也或者不是因为他足够爱你,但是有一个原因是他愿意和你一起走完今生。
    有时,这已足够。

     6 ) 精品之所为精品

    开场
        相比起《傲慢与偏见》其他影视版本来说,95BBC版的开头传达了很多信息,足见编剧下足工夫。第一个画面是马蹄在坡上敲击奔驰,翻起土块,然后两位绅士对尼德斐园发表评论,其间没有一个静止的动作。花絮中编剧指出,这是为了在一开场,就定下一个生气勃勃的总调。轻快而富有节奏感,这正是原著文笔的基调。

    宾利:景色真美!
    达西:我同意(I grant you),是挺好看的。
    宾利:我知道比不上彭伯里,但我总得找地方住下。你同意不(How about your approval)?
    达西:你会发现这儿的人挺粗野。
    宾利:乡土人情嘛,我倒觉得很可爱。
    达西:那你就租下来吧。
    宾利:谢谢。

        宾利的随和,达西的挑剔高傲,立时显现。而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几句话之间清晰起来。这种一方倚赖另一方的朋友关系在故事后面发生了转变。宾利在成长中需要学会自己拿主意,不事事征求达西的意见。后来他决定向吉英求婚时,也是这样问达西:“那我得到你的同意了?(Then I have your approval?)达西微笑:你需要我同意吗?宾利凛一凛:不需要,不过我还是高兴知道你同意的。
        然后,镜头拉远。两位绅士骑马奔驰过原野,这幅情景尽落在出来散步的伊丽莎白·班内特眼中。这暗示了她在这个故事中的位置:《傲慢与偏见》始终是以伊丽莎白的观察为出发点的故事。Jennifer Ehle在此嘴角上扬,可见这位小姐既享受自然乐趣,也对观察人情感到兴味盎然。她回到家里,对母亲和妹妹的吵闹并没有流露出反感,只是与父亲一起做会心的无奈表情。然后吉英从内室出场,放下手边的书去陪母亲说话,由此见得吉英性情之温顺和家庭中的角色。
        开场2分多钟,原著中基本人物关系和性格已一一显现。然后,才进入尼德斐园新主人的八卦,人物性格和关系继续以细节填充。“有钱的单身汉必定想娶个太太”的讽喻名言由丽萃口中说出。班老先生调侃妻子,使得女儿们发笑,丽萃后来对此反思,认为父亲这种举动损害母亲形象和地位,对家庭关系实为不益。五个女儿中,玛丽并没觉得有什么好笑,丽迪雅肆无忌惮地笑和议论,凯蒂附和丽迪雅,吉英和丽萃虽然也觉得好笑,仍然约束妹妹们不要太过放肆。夫妻、母女、姐妹之间的关系在剧情进行到4分多钟时进一步明确。
        编剧随后让两位最大的班小姐在睡前谈心,对“爱情和面包”的话题发表议论,于是既揭示两姐妹的深情厚谊,又将她们的婚姻困境一一交待。至此完成了整体背景交待,包括各人的性情、才智、彼此关系、经济处境。虽然这个场景的一些台词的确有些生硬,但的确把该交待的背景全部表现出来,以后的情节就都有了根据。

    角色
        该版本选角长期为人不喜的,是女角身材过于丰满。然而参见同时期的肖像画可知,这的确是当时的审美风尚,女性的胸衣要把前胸高高托起,浅色、高腰、裁剪简洁的裙子式样则减轻了丰满体态的沉重感。Jennifer Ehle跑动起来的确轻快,符合达西“发觉她身段这儿也不匀称,那儿也不匀称,可是到底不得不承认她体态轻盈,惹人喜爱”。
        她的第一场出彩表演在伊丽莎白听到达西对她的议论。先是因宾利劝达西跳舞而偷笑,然后为达西对本地的鄙夷而惊讶,笑意消失了大半;两位绅士的谈话继续发展,性格特点表露无疑,伊丽莎白觉得有趣,又开始微微地笑;继而宾利提到她,鼓励达西和她跳舞,伊丽莎白听到自己被人议论,稍垂下眼睛觉得有些窘。达西回答说:“她还行(tolerable),”她微皱了一下眉,转眼去看他;“但还没漂亮到叫我动心。”此话太过刻薄。伊丽莎白实在惊讶,微微张嘴。然后不快地抬眼看了达西两眼,慢慢地便转为感到好笑,忍不住抿着嘴走到卢卡斯小姐那里讲给她听。这一段表演简短又丰富,伊丽莎白虽与达西结下了梁子,并不改调皮和聪慧的天性,在端庄的举止下丰富的情绪和想法变化居然都表露了出来。
        Colin Firth因达西一角屡遭困扰,因为他的形象从此定型,甚至出了一部表达了全英国女性为达西疯狂的《BJ单身日记》,仍请他出演其中达西式性格的男主角。应当说,论“眉清目秀”Colin Firth比不上40年出演同一角色的Laurence Oliver,但举手投足均有气派,眼神在打量人群时总有审视挑剔的意思;在注意到伊丽莎白后,眼神也并不带什么强烈情绪,弄得伊丽莎白只能认为他是因为特别讨厌她才盯着她看的,从来没有察觉达西的感情。但是Colin Firth的眼睛却富有精微的表现力。他被伊丽莎白拒绝与之共舞的那场戏,他并未“觉得难过”,眼睛头一次流露出柔和神色,“相当高兴地想念着她”。另一处出彩是他看到伊丽莎白步行到尼德斐看望生病的姐姐,表情并无变化,眼神却一时疑虑,一时欣赏:“一方面爱慕她那步行之后的鲜艳的脸色,另方面又怀疑她是否值得为了这么点儿事情独个儿打那么远赶来。”伊丽莎白离开尼德斐园时,他注视着马车离开,眉头微皱,因为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居然对她愈发心醉,暗自心惊。这是他既爱慕她,又看不起她的家门的一个重要提示。
        这样不动声色而微妙丰富的表演,是该版本两个主角的特点。要充分表达这两个角色的性格,必得如此。这二人有一个共同点,却并不是伊丽莎白调侃的“轻易不说话,一说就想一鸣惊人”。达西身份尊贵,又生性傲慢,虽然兼具见识和判断力,对周围人却不轻易表露情绪;即便对伊丽莎白感情已深,也没有什么殷勤表示。而伊丽莎白比任何女角都思维活跃,感情丰富,甚至情绪激烈,但她也明白事理,体贴人情,教养对她具有内在的规范力。这种内心之丰富和举止之得体形成某种张力。应该承认两名演员都相当充分地演出了这种性格上的张力,由此也为奥斯丁时代讲究礼数的人群赋予了有力、鲜活的阐释。
        总体来说,这个版本的选角都比较恰当。宾利的面孔漂亮、愉快、灵活。吉英有点可惜,不是第一眼美女。但这个演员容貌极为古典,就像油画上的形象,好表达她性格沉静,不轻易流露感情,结果达西以为她并没有对宾利动心。宾利小姐也没有原著中的好看,但该演员从着装到眼神举止,到台词念白,都着重表达出了宾利小姐自视甚高,拿腔拿调的特点。柯林斯先生的表演也堪称经典。这个人物头脑愚笨,却自恃高明,极端势利,兼具骄傲自大和谦卑顺从。奥斯丁的漫画式笔法被喜剧式的表演诠释了出来。韦翰相对来说形象上差得比较远,只是“还行,但没漂亮到叫这么多小姑娘动心”。不过这个演员的表演也算可圈可点,具备时兴的潇洒风度和狡黠的表情,即使最后被伊丽莎白戳穿谎言,狼狈不堪也极力维持风度。乔治安娜·达西本应是个身量已然长成的年轻姑娘,但剧中过于单薄,好在还是羞涩、敏感而聪慧的模样。班家舅舅精明豁达,而舅母气质则更文雅,回应了奥斯丁设定她门第比她丈夫的高的背景。班老先生一开始的形象是喜欢取笑人,但也算是关心女儿,能履行基本的家庭职责;在丽迪雅私奔以后,他的形象才丰满了起来:一方面深切承认自己对女儿的教育过于疏忽,铸成大错,另一方面却也明白,自己这种情况“过几天就都过去了”,这种自嘲表达了对自己的心灰意懒。对于班老先生来说,他只会对世情的荒谬和自己的荒谬加以冷眼和嘲笑,却不能、也无心做什么改变。卢卡斯小姐的表演也很微妙。只看她听说了伊丽莎白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决定自己争取这个机会的时候,那种忽然想到自己,想了片刻,就垂眼拿定主意、略显寥落的神情,无需用言语就能表明这位聪明敏锐的小姐的处境:年纪渐长,已成为家人累赘;而她又将世事看得过于清楚,认为爱情不是婚姻的必需。在这种前提下,她无奈地为自己选择了才智见识都远不及自己、却能带来舒适生活的柯林斯先生。这些细节无不精妙地击中了人物形象的核心。

    情节和场景
        人物性格把握到位,故事就完成了大半。并且全剧的信息丰富,为各个情节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背景信息。六集当中,没有一个镜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只是一个镜头缓缓掠过人群,也可以看到其中有丽迪雅和军官们调情,吉英与宾利柔情蜜意,不动声色地提示着故事副线的发展。在伊丽莎白和菲茨威廉在前景交谈时,柯林斯在后景不停对达西作出奉承姿态。音乐也配合画面和情节,造成整部剧风格紧凑丰富,进展富于节奏感。
        故事的主线——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关系在前期充满紧张,在剧中的几次一对一对话都有可琢磨之处。第一次在尼德斐,讨论达西的高傲性格及其缺陷,两人一来一去形成紧张的来回,但分明在才智上彼此接近,对话最后以某种亲密的玩笑达成一致,结果叫宾利小姐大为不安,赶快去弹琴打断。第二次在舞会上,两人在穿梭有致的舞蹈人群中保持着队形,对话和情绪却几近剑拔弩张。伊丽莎白一方渐长的厌恶和达西形象的疑点都为后来的情节作了铺垫。其后在罗新斯,伊丽莎白在钢琴前对菲茨威廉上校说话,其实却在调侃达西,达西认真甚至有点窘迫地表达自己。虽然对话中仍有对抗,实际上两人达成的交流是所有人中最为深入的。在这几段表演中,话语之间的停顿和双方表情决定了对话的气氛,也就决定了二人各自的感情发展。达西的感情日愈加深,难以抑制;伊丽莎白却毫无察觉,只愈发强化了此人傲慢非常的印象。但另一方面,两人之间能形成这样紧张的对话关系,恰好说明二人在才智和理解力上旗鼓相当,这构成他们的感情的合理性基础。——奥斯丁是不会认为无由而来的爱情可靠的。因此如何在表演中把握这种对话的节奏,对情节推进至关重要。
        两人之间问题的关键,在情感如何发生转变,二人如何通过那场以吵架结尾的求婚开始对自己的反省、认识和调整。伊丽莎白读过达西的解释信之后,回家路上仍不停地回想,凌乱的马蹄和辘辘车声暗示她心里的斗争激烈。随后在与吉英的谈话中,她表达了反省,认识到自己从前判断人实在是过于武断,过于表面。
        最后丽萃对姐姐玩笑说,她是从看到彭伯里开始爱上达西的,引得吉英叫她正经点。表面看来,这话好像说达西的宏伟庄园和财富打动了她。但是,如果看到奥斯丁如何把彭伯里的景色与其主人联系起来,剧中的几处主要场景也都按照人物气质进行布置,就会有其他的理解。朗博恩简朴、随意、舒适,牧师公馆也很简朴,室内设计则多少有些小家子气,但总在楼梯、床铺上流露出一些拿腔作势。罗新斯庄园出现的时候,专门配了一段凯瑟琳夫人的主题音乐,后来在夫人威胁伊丽莎白时再次出现,很有效果。罗新斯大厦富丽堂皇,俯瞰着下面修建整齐的花园,仿佛凯瑟琳夫人的逼人气势,要将意志强加给牧师夫妇、教区里的贫民,乃至属下家里的衣柜、衣服的折法,一直贯彻到花园里的灌木和草地头上。凯瑟琳夫人坐在宝座上接待客人,墙上装饰有色彩浓重的油画,而整个场景又正像一幅庄严的油画;而想到主人和客人的各种可笑之处,这就愈发显得滑稽。
        与此相对的,是彭伯里的美景。罗新斯的第一个画面表现慑人威严,而彭伯里大厦第一次出现则优美之极。彭伯里的天然风光是英式园林的典型,山坡、树林、溪流和建筑彼此和谐,富于自然情趣,毫无庸俗之气。大厦内的陈设也都既气派,又风雅。这样的环境说明了主人本人的情趣。聪明的女管家对主人的称赞,最能说明主人品性优良。正是在这些侧面反应中,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观感逐渐转变。在赞赏景色、参观房子的过程中,她的微表情都不时提示着她虽眼睛里看着景色,心里却回想着往事。及至达西本人出现,一改从前的作派,对她和她的商人亲戚礼貌备至,叫本来存心想看他窘迫的伊丽莎白大为吃惊。达西仍然说话克制,却不掩热切和紧张,伊丽莎白惊讶、欣喜,仍有些拘束。早年在阅读原著的时候,这些细致的情绪都未能读出,在看影像的时候,才一一回味出来。
        对于奥斯丁小说这种风格、时间和整体环境上都与现代相差甚远的文学作品,现代读者往往并不能像同代人一样读到心里去,揣摩到人物的感情。好的影视作品的作用就在于沟通这种时间跨度,用直观的手段将现代读者带入情境,使文字中的情绪和感情触动我们的深心。但凡有改编之处,不可任意为之。原著中分散的情节可结合,集中于重要的对话(例如在尼德斐和舞会上的对话),推进得虽然很快,却合情合理;在文字不提的地方则补充情节,有助于理解(例如表现达西在伦敦城中寻找韦翰和丽迪雅的辛苦)。毕竟谈的是人情世故,缺失了丰满的感受和感情,便只落于抄书。84版的《傲慢与偏见》就优雅有余,热情不足,结果变得很沉闷。伊丽莎白带着生气和兴趣观察周围的人事,也全心参与其中;也正是出于同样的兴趣,奥斯丁本人如此兴味盎然地描写这些家长里短,虽对愚蠢的言行加以讽刺,却并不愤世嫉俗。相反,从伊丽莎白、埃莉诺到安妮,这几个女主角最突出的德性便是对人情伦理具有清醒而温暖的理解,表现出一种敏锐的生活理性。由此观之,95版采用这种轻快、密集的节奏,温暖明亮的色调,无微不至的细节,方充分展现出奥斯丁的思想基调,《傲慢与偏见》的真正魅力才由此显现。

    结尾
        该版本遗憾的是在宾利一行重返尼德斐后,达西和伊丽莎白原本有一系列接触的机会,在好几次茶会当中伊丽莎白都焦虑于他是否还对自己保持着感情。这段基本上被删去了。结果两人后来的感情发展就少了些发展时间。但凯瑟琳夫人与伊丽莎白对阵的一场戏跌宕起伏,火花迭出,连达西第二次求婚都比了下去,足够表明伊丽莎白的感情已坚定。
        相比起开场来说,结尾由牧师就婚姻讲道,虽然总结了故事中的几段婚姻,但就显得比较生硬,教导味道太强。这固然有悖奥斯丁的风格,但相比而言,若将她的作品仅仅理解为各个爱情故事的集合,则更加离谱。那样罗曼蒂克的理解和感受方式正是奥斯丁本人讽刺的对象。仅仅将《傲慢与偏见》理解为爱情小说,或以为简·奥斯丁只一味讽刺某些人物、肯定某些人物,都贬低了这位女作家作为“散文中的莎士比亚”的理解力和该书作为经典盛行至今的丰富意义所在。就此而言,95BBC版《傲慢与偏见》虽然并没有把所有情节搬上银幕,又加进许多场景,但均演之有据,这个版本的诠释成就尚无其他影视版本可与之比肩。

     7 ) 《傲慢与偏见》:2005年电影版与1995年电视版的比较

           两百年前,当简奥斯丁开始描绘她所熟悉的庄园生活时,她也许没有想到,对她周围这些乡绅男女的细微观察会被后世的批评家和艺术家用了放大镜来细细地研究。她的描述无疑是有局限的:从阶层上来说,她的笔下永远只有她所在的那个阶层:乡绅和新兴资产阶级。既没有店员、雇员等小资产阶级,也没有贩夫走卒、佣人农夫等无产阶层,对贵族生活的描写也甚少。然而,就是这样一架视角有限的透视镜,却掀起了了田园生活中的暴风雨。在她最初创作小说之时,我猜测她可能只是想用戏谑讽刺的笔触写几个爱情故事和家庭小说,然而,即使是自发地而非自愿地,她的小说成为了辛辣的现实主义小说:那些寥寥几笔刻画出的贵族夫人们的嘴脸,其走狗们的谄媚,英国婚姻与继承制度的荒谬,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贵族间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无一不被描写得生动有趣;而正是由于这种自发性,读来更觉浑然天成,生动有趣,因为那就是她自己的生活。
      
      这也是我看到的1995年版电视剧《傲慢与偏见》和2005年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的最大区别所在。简言之,就是95年版把原著忠实地拍成了现实主义作品;而05年版只能算是浪漫主义的言情小说。
      
      95年版的人物诠释,夸张、戏剧,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简奥斯丁下笔时想象的读者会心一笑。班纳特太太那抑扬顿挫的台词,科林斯先生那像是几百年没有洗过的头发,都给人这样的感觉。伊丽莎白是阳光的、健康的,虽然不符合现代审美的身材,但整个人是赏心悦目的。新版凯拉•奈特利饰演的伊丽莎白骨瘦如柴,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达西先生,瞬间让我穿越到《一吻定情》之类的言情剧;他们的对话是降调的,包括朱迪•邓奇饰演的德•包尔夫人,也是特意压抑,尽量想回归日常生活中对话的状态。这两种表演孰优孰劣,不能妄下评论,不过回想《傲慢与偏见》的原著,简奥斯丁的笔下其实每一幕都是戏,从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头几次对话,到柯林斯先生荒唐的求婚,到旅行中去德•包尔夫人家做客,每一幕都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而且是一场接着一场,几乎没有停顿。我看电影和电视,最大的感慨就是编剧真好做,只要忠于原著拍出来,就几乎没有冷场。在这里,人物尖锐的性格和语言起了很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95版的演员即使用夸张的戏剧语言把台词说出来,也不让人觉得超现实的原因所在。
      
      05版的《傲慢与偏见》在镜头语言上的运用独具匠心,有文艺范儿的美。伊丽莎白站在英格兰旷野中眺望远方,宾利先生离开之后仆人向空中掀起的白色桌布,达西和伊丽莎白在舞曲结束时四目相对、忘却旁人的眼,这些转场几乎是一首华兹华斯的田园诗。十八世纪的田园生活拍得甚有野趣,庄园的牲畜,青翠的山野,热闹的舞会,肮脏的街道,还有班纳特太太跑出去追柯林斯先生时那呱呱叫四散的一群鹅。然而,说到有人物的场景,这版就不如95版电视剧了。两人在彭伯里庄园偶遇一场,达西从自家的水塘中湿淋淋地出来,两人几乎在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下相遇,看得心儿怦怦直跳;相比之下,05版设计伊丽莎白透过门缝看到达西,就显得不那么高尚;还有伊丽莎白接到简来信说妹妹私奔一场,95版的达西双眼发红,拳头紧握地离去,很符合他的性格,同时也符合书中描写的伊丽莎白误会的下一个悬念;而05版不知是不是为了节约时间,达西当场就说出“我来帮忙”的话,不但不符合原著中他矜持含蓄的身份,简直就是现代电视剧的高富帅。
      
      《傲慢与偏见》的中心思想是现实主义作品,虽然是以上层阶级的眼光来看的现实主义。正如书中作者借伊丽莎白之口说出的一样:“他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这是场门当户对的婚姻,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言情片。95版的《傲慢与偏见》初看起来不突出,然而行云流水,演技一流,剧本还原度极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

     8 ) BBC版对白若干笑点收集

    Jane:我只希望嫁给我爱的人。
    Lizzy:你会的……只要注意爱上有钱的人。

    Lizzy:除非遇到很爱的人我才会结婚……所以我会变成老处女,教你的十个孩子刺绣,弹一手烂琴。

    Mrs Bennet: 那是达西,家财万贯,在Derbyshire还有个大庄园……他是不是你们见过的最英俊的男人?
    Lizzy: 如果达西没有这么富,不知他还有没有这么帅?

    Miss Bingley: 我听说Elizabeth Bennet是当地有名的美人。你觉得呢,达西?
    Darcy:那她妈妈就是智者了。

    Sir Lucas:年轻人跳舞可真有趣啊,达西先生。跳舞是每个上流社会的高级消遣呢。
    达西:下流社会也一样,先生。每个野人都会跳舞。

    Mr Bennet:我们如此平庸,却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们养了两个全国最蠢的女儿。

    Mr Bingley:来点音乐吧,Caroline,不知你是否赏脸……啊,Mary Bennet小姐,原来你已经准备好了……
    (几分钟后有一个镜头,Mary在里面唱,外面车夫的狗开始嗷傲叫……)

    Kitty:Mary唱得很难听。
    lizzy:是啊,但她非唱不可。
    kitty:而且Collins先生把我的裙子踩烂了。

    Mrs Bennet:我无法看见将来Charlotte变成这屋子的女主人,取代我的位置!
    Mr Bennet:乐观一点,亲爱的,没准我会比你长寿呢。

    Sir Lucas:她们都是好姑娘呀,尤其是最大的两位……当然,三位妹妹也很好。
    Mr Bennet:她们永远都少不了舞伴……也是全英国最傻的三个姑娘。

    Charlotte:家父和妹妹三月份要来看望我,你能跟他们一起来吗?我保证你会受到家人般的热情接待。
    Lizzy:那我怎么好意思拒绝?但你一定要保证让我一瞥Rosings庄园著名的壁炉台。
    Charlotte:我保证你不会错过的……你想不看都难。

    Charlotte:美丽可不是唯一的优点。据我所知,她刚刚继承了一万磅。
    Mrs Gardiner: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优点。

    Lizzy:我的妹妹们不明白一个道理——英俊的男人也是要吃饭的。

    Charlotte:我鼓励我丈夫多呆在花园里。
    Lizzy:那很好啊,活动一下有益健康。
    Charlotte:对啊,而且他每天都要去Rosings庄园。
    Lizzy:这么频繁!有这个必要吗?
    Charlotte:没有。但我还是鼓励他天天去。

    Maria:Lizzy!快来看!
    Lizzy:就这样?我还以为猪跑到院子里来了,结果不过是Lady Catherine来了 。

    Mr Collins:发生了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也许得知令妹过世的消息让人更为慰藉。如此看来,以后你们有得折腾了。她的名声将影响到她所有的姐妹,谁会娶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姑娘呢?……在我看来,她这样的放荡行为是出自天性……不管是谁这样纵容了她,还希望你们节哀顺变。

    Mr Collins:就像夫人说的,谁还会跟这样的人家结亲?
    Lizzy:你说得对。这样说来,你也赶快走吧。

    Jane: 我去给妈妈倒杯茶。
    Mr Bennet: 她还在楼上吗?很好,不幸中还不失仪态……我们说好了,下次要换成我穿着睡衣在书房,尽全力给别人找麻烦……也许我应该等到Kitty跟别人私奔的时候再这么做。

    Mr Bennet:我本来打算生个儿子,在我死后可以照顾好你们。然而到了后来我们存钱也来不及了。我如果把你们照顾得好一点,就不会招来全英国最下贱的女婿了。现在办好了这件婚事,省下了Lydia的生活费和零花钱,我每年顶多花个十块钱。

    Mr Bennet:亲爱的,我相信你的小女儿在纽卡索也能找到和她一样蠢的朋友,反正她到哪里都有出丑的本事。

    Jane:Lizzy,说真的,你爱上他多久了?
    Lizzy: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是从我看到他的美丽庄园的那一刻起。

     短评

    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不开心了,就拿出来这部看,心情会好许多。

    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有多少人是从这里开始掉进bbc古典剧的宝藏里

    12分钟前
    • 衣莎贝
    • 推荐

    什么叫原汁原味~~

    15分钟前
    • superfei
    • 力荐

    精品,最完美地再现了书中的人物和社会。

    20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经典 比电影版好看多了

    23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有那么多版的傲慢与偏见,只有这部的达西和伊丽莎白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小姐。扮演伊丽莎白的女演员气质特别好,温婉优雅。他们两的互动是真的很甜,达西先生带着笑意望着她的时候,那满满的深情,伊丽莎白也含笑望着他。

    27分钟前
    • 后天的雨
    • 力荐

    英国拍这种古典剧真是一绝呢,超级有味道!! Lizzy对Darcy说quite the opposite的时候,我都要跟着幸福死了!! Colin太帅了啊!!!!! 花痴脸。。。Lizzy除了脸大点儿外,其他的都太美好了!! 那个太太聒噪死了,表演过头儿了。。。其他的也都算是完美了呢!!

    32分钟前
    • 冰糖木耳
    • 力荐

    女主全程表情: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逼╮(╯▽╰)╭。男主全程表情: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ಠ_ಠ。

    33分钟前
    • 鲁镇周可儿
    • 力荐

    Watch this over and over again. It"s pure classic.

    37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每次撸脸叔的电影后必回顾此剧,然后在结局处笑成傻逼。简直我少女时代的诅咒一般的存在。这根本是绝症,不可能好了。JA怎么能把人情世故写得这么通透圆融却仍旧苏得不行,同时不断嘲讽时代弊端和自己的主角们,又将一切障碍顺利克服还把每个角色都塑造得如此动人(未必完全动人就是了),真乃神作者。

    38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傲慢先生不太懂得表达自己,其实是一个绝对的绅士那与生俱来的内敛。偏见小姐自诩目清一切,所以嘴角常牵起意味深长的笑。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是很登对。

    41分钟前
    • A-sun*
    • 推荐

    优雅。看完这片又看了一遍原著,真是差不了丝毫。女主太像梅姨了。。

    45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这尼玛真心是永远的经典啊!!女人那个时候就是该微胖一点才对,Lizzy的表演很到位,古灵精怪,关键是演出了witty的感觉。Colin就是各种帅啊有木有!!要的就是那个范儿~整体对小说的处理也是灰常不错滴!总之就是各种友爱啊!!!我都不理智了啊有木有!!

    47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这是最好的达西,这是最好的伊丽莎白,从此任何别的版本都入不了眼。当达西嘴角带着微笑看着伊丽莎白弹钢琴和巧妙的帮他妹妹解围时,我相信柯林叔是将戏外真实的情感带进了戏里,眼里那浓的化不开的深情足以证明。

    50分钟前
    • 犬系少女刘七七
    • 力荐

    记得之前看单身男人,无数人夸奖Colin Firth的演技,而看完此版傲慢与偏见,我才不得不承认这位演员的优秀。

    51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所有影视版本里最忠实原著的一部

    55分钟前
    • 蓬蓬
    • 推荐

    【第01集】t8434fb711 【第02集】t8eb55e08e 【第03集】t81c6985f3 【第04集】t84291dd31 【第05集】t85cfc528b 【第06集】t8253f0b96

    5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完全的就是心目中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的Mr Darcy,那风衣,那长靴,那高帽,那身板,还有那眼神……BBC的长度真是细腻又不繁琐的把年轻时想象的画面展示了出来

    1小时前
    • 雨果
    • 力荐

    达西先生的湿衬衫未免也太迷人了吧

    1小时前
    • 西小疯™
    • 力荐

    十年后重看依然感人,六集体量装不下辗转心思,但已几乎复刻原著,足够完美;“你无法相信事情有这样的结尾”盈眶,拨云见雾柳暗花明,在彼此诘问里映照出的自身弱点,在心灵为对方葆有的时分完败;言语或许虚假,而眼神证明一切,凝视是醉人的酒;完满皆因前提——“他是绅士,而我是绅士的女儿。”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